图书介绍

物权法研究 第3版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物权法研究 第3版 下
  • 王利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6899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524页
  • 文件大小:386MB
  • 文件页数:789页
  • 主题词:物权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物权法研究 第3版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四编 用益物权763

第十四章 用益物权概述763

第一节 用益物权的概念和特征763

第二节 用益物权和相关权利的区别773

第三节 用益物权的内容780

第四节 用益物权的历史发展784

第五节 用益物权的体系796

第六节 用益物权的行使802

第十五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806

第一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和特征806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定819

第三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829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836

第五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851

第十六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856

第一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和特征856

第二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立864

第三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870

第四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划拨883

第五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内容887

第六节 空间权892

第七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908

第八节 交易中的房地一并处分规则919

第九节 地上房屋所有权归属的推定规则924

第十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的续期928

第十一节 乡镇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932

第十二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消灭937

第十七章 宅基地使用权946

第一节 宅基地使用权概述946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与其他相关物权950

第三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953

第四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内容958

第五节 关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探讨961

第六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消灭966

第十八章 地役权968

第一节 地役权的概念和特征968

第二节 地役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978

第三节 地役权与相邻权的关系988

第四节 地役权的分类996

第五节 地役权的设立1000

第六节 地役权的内容1008

第七节 地役权的从属性和不可分性1015

第八节 地役权与其他用益物权的竞合1020

第九节 地役权的消灭1023

第十九章 准用益物权1027

第一节 准用益物权概述1027

第二节 海域使用权1035

第三节 探矿权、采矿权1046

第四节 取水权1055

第五节 养殖权、捕捞权1060

第五编 担保物权1077

第二十章 担保物权的一般原理1077

第一节 担保物权的概念和特征1077

第二节 担保物权的性质1090

第三节 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1095

第四节 担保物权的分类1112

第五节 物的担保和人的担保1115

第六节担保物权的产生1124

第七节 担保物权的效力范围1128

第八节 主合同和担保合同的关系1135

第九节 担保物权的物上代位1143

第十节 反担保1149

第十一节 担保物权的消灭1152

第二十一章 抵押权1156

第一节 抵押权的概念和特征1156

第二节 抵押权的设定1161

第三节 抵押财产1168

第四节 抵押登记的分类和效力1189

第五节 流押契约的禁止1196

第六节 抵押权的顺位1201

第七节 抵押期限1216

第八节 对抵押物转让的限制1221

第九节 抵押权担保的债权范围和标的物范围1230

第十节 抵押权的效力1238

第十一节 共同抵押1249

第十二节 抵押权的实现1255

第十三节 动产抵押1267

第十四节 动产浮动抵押1275

第十五节 最高额抵押1287

第二十二章 质权1301

第一节 质权概述1301

第二节 动产质押概述1306

第三节 动产质押的设定1311

第四节 动产质押的效力1319

第五节 转质权1332

第六节 几种特殊的动产质押1337

第七节 动产质权与动产抵押权的竞合1342

第八节 权利质押概述1345

第九节 有价证券的质押1354

第十节 基金份额和股权质押1362

第十一节 知识产权的质押1367

第十二节 应收账款质押1370

第十三节 质权的实现1381

第二十三章 留置权1387

第一节 留置权的概念和特征1387

第二节 留置权与相关概念的区别1396

第三节 留置权的成立条件1403

第四节 留置权担保的债权范围1415

第五节 留置权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1419

第六节 商事留置权1427

第七节 留置权的实现和消灭1431

第八节 留置权与其他担保物权的竞存1437

第六编 占有1445

第二十四章 占有1445

第一节 占有的概念和构成要件1445

第二节 占有与相关概念的比较1455

第三节 占有制度的功能1461

第四节 占有的分类1466

第五节 占有的取得、变更和移转1478

第六节 占有的效力1481

第七节 占有保护请求权1492

第八节 侵害占有的损害赔偿责任1507

第九节 占有的消灭1511

主要参考书目1513

第三版后记1522

修订版后记1523

后记1524

第四编 用益物权763

第十四章 用益物权概述763

第一节 用益物权的概念和特征763

一、用益物权的概念763

二、用益物权的特征766

三、用益物权制度在我国物权法上的地位和作用769

第二节 用益物权和相关权利的区别773

一、用益物权与所有权773

二、用益物权与债权性利用权的区别775

三、用益物权和用益权778

第三节 用益物权的内容780

一、用益物权人的权利780

二、用益物权人的义务783

第四节 用益物权的历史发展784

一、古代法784

二、近代法中的用益物权787

三、用益物权在当代的发展794

第五节 用益物权的体系796

一、比较法的研究796

二、我国《物权法》中的用益物权体系798

三、我国用益物权体系应当保持一定的开放性801

第六节 用益物权的行使802

一、物尽其用的原则803

二、保护环境的原则803

三、保护耕地的原则804

四、禁止权利滥用的原则805

第十五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806

第一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和特征806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806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征811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性质上为物权816

第二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定819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模式819

二、土地承包合同822

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效力827

第三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829

一、承包经营权人的权利830

二、承包经营权人的义务835

第四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836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836

二、流转的几种方式839

三、关于是否应当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探讨847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的登记849

第五节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851

一、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届满851

二、发包人依法提前收回承包地851

三、依法调整承包地853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自愿交回承包地854

五、国家对承包经营土地的征收855

第十六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856

第一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和特征856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856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特征858

三、建设用地使用权与相关权利的区别861

第二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立864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立的概念和特征864

二、合意867

三、登记868

第三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870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的概念870

二、经营性用地必须采取公开竞价的方式出让872

三、出让合同的性质和内容876

第四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划拨883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划拨的概念和特征883

二、通过划拨设定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时间885

三、应当严格限定划拨土地使用权的范围885

第五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内容887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权利887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人的义务891

第六节 空间权892

一、空间权的概念和特征892

二、空间权与建设用地使用权895

三、空间权与相关权利的比较899

四、对空间权设立的限制906

第七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908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908

二、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转让912

第八节 交易中的房地一并处分规则919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与房屋所有权的关系919

二、交易中的一并处分规则922

第九节 地上房屋所有权归属的推定规则924

一、地上房屋所有权归属推定规则的内涵924

二、地上房屋所有权归属推定规则仅适用于合法建造物926

三、地上房屋所有权归属推定规则适用的例外926

第十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的续期928

一、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自动续期928

二、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依法办理续期931

第十一节 乡镇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932

一、乡镇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概述932

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立935

三、乡镇、村企业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抵押936

第十二节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消灭937

一、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消灭原因937

二、办理注销登记手续945

第十七章 宅基地使用权946

第一节 宅基地使用权概述946

一、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946

二、我国宅基地使用权的历史发展949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与其他相关物权950

一、宅基地使用权与建设用地使用权950

二、宅基地使用权与土地承包经营权952

第三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953

一、权利取得的主体953

二、宅基地使用权取得的程序955

第四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内容958

一、宅基地使用权人的权利958

二、宅基地使用权人的义务960

第五节 关于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探讨961

一、《物权法》第153条维持了现行规定961

二、《物权法》第153条为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改革留有空间963

第六节 宅基地使用权的消灭966

一、宅基地使用权消灭的原因966

二、办理注销登记967

第十八章 地役权968

第一节 地役权的概念和特征968

一、地役权的概念968

二、地役权的特征971

三、地役权和相关权利975

第二节 地役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978

一、地役权制度的产生978

二、地役权在近现代以来的发展980

三、地役权的当代发展982

四、我国《物权法》中的地役权986

第三节 地役权与相邻权的关系988

一、两种模式的比较988

二、地役权和相邻关系的区别991

三、地役权合同是否可以改变或排除相邻关系的规则995

第四节 地役权的分类996

一、按照行为的性质划分996

二、按照行使形态划分997

三、按照具体内容划分997

四、根据地役权是否登记划分1000

第五节 地役权的设立1000

一、地役权自合同生效时设立1000

二、地役权合同的内容1002

三、地役权的设立采取登记对抗模式1005

第六节 地役权的内容1008

一、地役权人的权利义务1008

二、供役地人的权利义务1012

第七节 地役权的从属性和不可分性1015

一、地役权的从属性1015

二、地役权的不可分性1018

第八节 地役权与其他用益物权的竞合1020

一、地役权先于其他用益物权而设立1021

二、地役权后于其他用益物权而设立1022

第九节 地役权的消灭1023

一、地役权设定的期限届满1023

二、供役地人依法终止地役权合同1024

三、地役权的抛弃1025

四、地役权的混同1025

五、土地征收1025

第十九章 准用益物权1027

第一节 准用益物权概述1027

一、准用益物权的性质1027

二、准用益物权的特点1031

第二节 海域使用权1035

一、海域使用权的概念1035

二、海域使用权的性质1039

三、海域使用权与其他权利的关系1042

四、海域使用权的效力1044

第三节 探矿权、采矿权1046

一、概述1046

二、探矿权1047

三、采矿权1050

第四节 取水权1055

一、取水权的概念1055

二、取水权的取得1058

三、取水权的内容1059

第五节 养殖权、捕捞权1060

一、概述1060

二、养殖权1062

三、养殖权的内容1067

四、捕捞权1068

五、捕捞权与其他相关权利的区别1071

六、捕捞权的内容1073

第五编 担保物权1077

第二十章 担保物权的一般原理1077

第一节 担保物权的概念和特征1077

一、担保物权的概念1077

二、担保物权的属性1081

三、担保物权和用益物权1084

四、担保物权适用的债权范围1087

第二节 担保物权的性质1090

一、担保物权的性质1090

二、担保物权具有的优先受偿的效力1094

第三节 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1095

一、古代法中的担保物权制度1095

二、近代法中的担保物权制度1098

三、当代担保物权制度的新发展1100

四、我国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1109

第四节 担保物权的分类1112

一、意定担保物权和法定担保物权1112

二、典型担保物权和非典型担保物权1113

三、动产担保物权、不动产担保物权和权利担保物权1114

四、占有担保物权和非占有担保物权1114

五、限制性担保物权和权利移转性担保物权1115

第五节 物的担保和人的担保1115

一、物的担保和人的担保的区别1115

二、物保和人保并存的规则1117

三、债权人放弃物保的效果1123

第六节 担保物权的产生1124

一、基于法律行为而设立担保物权1124

二、基于法律规定而产生担保物权1128

第七节 担保物权的效力范围1128

一、担保物权的效力范围1128

二、主债权债务合同的变更对担保物权的影响1132

第八节 主合同和担保合同的关系1135

一、担保合同的概念及与主合同的关系1135

二、主合同无效和被撤销对担保合同的影响1136

三、主合同的解除对担保合同的影响1141

四、主合同的效力与独立担保1141

第九节 担保物权的物上代位1143

一、物上代位的概念1143

二、物上代位适用的条件1144

三、物上代位的法律后果1147

第十节 反担保1149

第十一节 担保物权的消灭1152

一、主债权消灭1153

二、担保物权实现1153

三、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1154

四、法律规定担保物权消灭的其他情形1155

第二十一章 抵押权1156

第一节 抵押权的概念和特征1156

一、抵押权的概念和特征1156

二、抵押权的特性1158

第二节 抵押权的设定1161

一、抵押权设定的方式1161

二、抵押合同的内容1161

三、抵押当事人1164

四、重复抵押1167

第三节 抵押财产1168

一、抵押财产的特点1168

二、依法可以抵押的财产1169

三、关于共有财产的抵押1178

四、禁止抵押的财产1179

五、房地一并抵押1186

第四节 抵押登记的分类和效力1189

一、抵押登记的分类1189

二、抵押登记的效力1195

第五节 流押契约的禁止1196

一、流押契约的概念和特征1196

二、禁止流押契约的理由1198

第六节 抵押权的顺位1201

一、抵押权顺位的概念1201

二、抵押权顺位的产生1203

三、抵押权的顺位与履行期1204

四、抵押权顺位的固定主义与顺位的升进主义1206

五、抵押权顺位的变更和抛弃1212

六、抵押权顺位的转让1215

第七节 抵押期限1216

一、抵押权的法定期限1216

二、抵押权的约定期限1218

第八节 对抵押物转让的限制1221

一、关于抵押物转让的几种观点1221

二、《物权法》关于抵押物转让的规定1224

三、关于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1229

第九节 抵押权担保的债权范围和标的物范围1230

一、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的范围1230

二、抵押权标的物的范围1231

三、主合同及抵押合同的变更1236

第十节 抵押权的效力1238

一、抵押人的权利和义务1238

二、抵押权人的权利和义务1243

第十一节 共同抵押1249

一、共同抵押的概念和特征1249

二、共同抵押的效力1251

第十二节 抵押权的实现1255

一、抵押权实现概述1255

二、抵押权实现的条件1257

三、抵押权实现的方式1258

四、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1264

五、抵押权实现的其他问题1266

第十三节 动产抵押1267

一、动产抵押制度的特点1267

二、动产抵押与动产让与担保1270

三、动产抵押的公示方法1272

第十四节 动产浮动抵押1275

一、动产浮动抵押的概念1275

二、动产浮动抵押的特点1278

三、动产浮动抵押与浮动担保1281

四、动产浮动抵押的登记1283

五、动产浮动抵押的结晶(crystallization)1285

第十五节 最高额抵押1287

一、最高额抵押的概念和特征1287

二、最高额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范围1291

三、最高额抵押担保的债权的确定1295

四、最高额抵押的变更1298

五、最高额抵押的实现1299

第二十二章 质权1301

第一节 质权概述1301

一、质权的概念和特征1301

二、质押和抵押的联系与区别1304

第二节 动产质押概述1306

一、动产质押的概念和特征1306

二、动产质押的标的1309

第三节 动产质押的设定1311

一、当事人必须订立书面的质押合同1311

二、出质人必须交付质物、移转占有1313

三、关于动产质押的其他问题1317

四、动产质权的善意取得1318

第四节 动产质押的效力1319

一、质权人的权利和义务1319

二、出质人的权利和义务1328

第五节 转质权1332

一、承诺转质1332

二、责任转质1334

第六节 几种特殊的动产质押1337

一、金钱质押1337

二、船舶、航空器、机动车等特殊动产的质押1338

三、关于最高额质押1340

第七节 动产质权与动产抵押权的竞合1342

第八节 权利质押概述1345

一、权利质押的概念和特征1345

二、权利质押的性质1349

三、权利质权的标的1351

第九节 有价证券的质押1354

一、票据质押1355

二、债券、存款单质押1358

三、仓单、提单的质押1359

四、有价证券质权的实现1360

第十节 基金份额和股权质押1362

一、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质押1362

二、股权质押1363

第十一节 知识产权的质押1367

一、知识产权质押的概念1367

二、知识产权质押的设立1368

三、知识产权质权的实现1370

第十二节 应收账款质押1370

一、应收账款质押的概念1370

二、应收账款的分类1372

三、应收账款质押的设立1374

四、应收账款质押的效力1376

五、应收账款质权的实现1378

第十三节 质权的实现1381

一、动产质权的实现1381

二、权利质权的实现1384

三、出质人有权请求质权人及时行使质权1385

四、质权实现后的问题1386

第二十三章 留置权1387

第一节 留置权的概念和特征1387

一、留置权的概念1387

二、留置权的特征1390

三、留置权的适用范围1393

第二节 留置权与相关概念的区别1396

一、留置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1396

二、留置权与自助行为1397

三、留置权与质权1400

四、留置权与法定优先权1401

五、留置权与抵销权1402

第三节 留置权的成立条件1403

一、留置权的主体必须是债权人1403

二、留置的对象是债权人所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1404

三、占有的动产必须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1407

四、债权须已届清偿期而债务人未按规定的期限履行义务1411

五、留置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明确约定1413

第四节 留置权担保的债权范围1415

一、留置权担保的债权范围1415

二、留置权的标的物范围1417

三、留置物与担保债权之间的比例原则1418

第五节 留置权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1419

一、留置权人的权利和义务1419

二、债务人(留置人)的权利和义务1425

第六节 商事留置权1427

第七节 留置权的实现和消灭1431

一、留置权的实现1431

二、留置权的消灭1435

第八节 留置权与其他担保物权的竞存1437

一、留置权与抵押权1437

二、留置权与质权1440

第六编 占有1445

第二十四章 占有1445

第一节 占有的概念和构成要件1445

一、占有的概念1445

二、占有的构成要件1451

第二节 占有与相关概念的比较1455

一、占有与持有1455

二、占有与所有权1457

三、占有与占有权1458

四、占有与准占有1460

第三节 占有制度的功能1461

一、关于占有制度功能的几种学说1461

二、我国物权法上占有制度的功能1462

第四节 占有的分类1466

一、有权占有和无权占有1466

二、善意占有和恶意占有1470

三、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1472

四、自己占有和占有辅助1476

五、自主占有和他主占有1477

第五节 占有的取得、变更和移转1478

一、占有的取得1478

二、占有的变更1479

三、占有的移转1480

第六节 占有的效力1481

一、占有的权利推定效力1481

二、占有的事实推定效力1486

三、占有人的义务和责任1488

第七节 占有保护请求权1492

一、占有保护概述1492

二、占有保护请求权1494

三、占有保护请求权的类型1500

四、一年诉讼时效的适用1504

第八节 侵害占有的损害赔偿责任1507

一、概述1507

二、关于占有侵害的赔偿责任1509

三、占有保护请求权与侵权请求权1510

第九节 占有的消灭1511

主要参考书目1513

第三版后记1522

修订版后记1523

后记1524

热门推荐